首页
关于我们
皇冠crown (中国)官方网站
主营业务
科技创新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投资者关系
招贤纳士
科研平台
阳光采购
企业邮箱
搜索
皇冠crown (中国)官方网站

News Center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皇冠crown (中国)官方网站

清新故事 | 第三期 山沟里飞出金凤凰

2020/01/03 作者:清新环境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并成功加入WTO组织,中国以一个更加国际化、现代化的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1586850995925010.png


同时,在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中,确定了“十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务院批准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生态建设取得大的进展,生态保护力度加大。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清新环境的创始人张开元选定方向,开始全面开拓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的环保事业。作为清新环境的首席环境技术专家,张开元从骨子里重视和热爱技术,也因此奠定了企业对技术创新不断追求的精神基础。


目前,清新环境技术中心平台队伍由硕博及以上学历、中高级环保工程师等核心技术人员组成。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清新环境先后研发出高效脱硫技术、高效喷淋技术、高效除尘技术、活性焦干法烟气净化技术、褐煤制焦技术、SPC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SPC烟气除水技术、废水零排放等一系列环保节能技术。


同时,技术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专题的研究,牵头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环保标准的制定,申报相关研发专利近百项。


1586851035330018.png


在公司成立之初,这些都是不敢想象的。


“当时我们戏称自己就是‘三四个人,七八条枪’,开始时对脱硫认识非常肤浅,都不知道吸收塔下面要有沉降池。”公司成立伊始就加入的元老级员工王洪如此说道,“那时候公司还叫清新高科技,当时连我一起有三个大学生,还有一个工人师傅,我们白天做试验,晚上总结数据,很多时候就连夜干。”


直到现在王洪都清晰记得,当时在中国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二层一个十来平米的小房间里,放几个工位,开元总和几个聘请的专家顾问一起研讨工作的场景。


比王洪晚几个月进入公司的张季宏对此也是感触颇深。


“刚到公司时,我住在国防大学公司宿舍内,先被安排在中国有色设计院跟着孟总和谢总两位专家学习工艺设计。”张季宏回忆道。


据他介绍,当时清新环境在玉泉路国防大学老干部楼租了几个房间作为总部,中国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二层的一个房间,算是工艺技术分部,丰台区西南的南宫村云冈304场内设立了一个研发试验基地。张季宏、王洪等几个年轻人的主要任务就是跟着几个老专家研究烟气脱硫湿法技术。


清新故事3.3.png


斗转星移,不成想,当初的“三四个人,七八条枪”会发展成今天国内工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领域的领军企业。


就当时这么几个人的小公司,竞争对手却是日本三菱重工这些大公司,脱硫脱硝的核心技术被国外的大公司垄断,所以要想生存下去,就只能走技术创新之路。


“民营企业搞创新,真的不容易!”张开元曾由衷感叹,“民营企业创业本来就不容易,如果还制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非要走创新之路,那就是难上加难。”


对于技术研发突破的历程,技术研发团队的几名老员工,每个人都是记忆深刻。



1586851125375552.png


与王洪和张季宏同年进入清新环境的礼洪岩回忆道:“冬天穿着露棉花的棉衣棉裤,夏天穿着浸满汗碱的厚工作服,有时夜里加班做试验,光线不好,开元总会把他那辆快报废的桑塔纳2000的车灯打开照亮。条件是苦了点,可那时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研发出属于清新环境自己的国产脱硫技术。”


当时的云冈304场就在南宫村的一个小山沟里,虽然条件艰苦,但礼洪岩却觉得在研发基地的那段日子是最快乐最充实的,那时候大家目标明确,想法纯粹,每天就是做试验,几乎天天加班,每天和开元总一起吃盒饭,礼洪岩还打趣道,离开试验基地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都再也不想吃盒饭了。


日复一日的试验,整理出来的数据和图纸都有一人多高,这样的日积月累,终于苦尽甘来,清新环境的试验取得了成功,这给整个技术团队带来了极大的欢欣和鼓舞。


“那种感觉就像是凤凰涅槃,像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后的胜利会师。”礼洪岩如此形容。


清新环境选择技术创新发展之路,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当初刚好发现了一条技术路线;必然性则是张开元一贯认为,有些领域仅靠技术引进很难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在一些国外试图垄断的领域和一些国外没有需求的领域,自主创新就变成必由之路。


由于长期在电力系统工作,张开元深知国外不像中国对火电有这样的高度依赖,缺乏研发动力,因此最适用于火电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技术也许只会在中国产生。


对于技术研发的困难,王洪仍是记忆犹新。在云冈试验基地,一套试验设备被他们改了上百次,每次根据试验数据不断改正、不断调整,设备后来被改的“面目全非”,但试验的效果却越来越好。


1586851196621340.png



有一次因为经验不足,吸收塔转起来才发现有一块木板落在机器里,开工后木板被打成了小木屑,把喷头都堵死了。王洪就赶紧停机,和礼洪岩踩在直径一米多的管子上,一起用小钳子一点一点把喷头里的木屑拽出来,而管子底下是30多米的高空,他们身上仅有一根安全绳。


这套被王洪称为改的“面目全非”的试验装置,衍生出了清新环境的国内首例旋汇耦合脱硫技术。

“旋汇耦合这四个字是我们自造的,它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使烟气通过旋汇耦合装置时产生旋流、汇流,通过耦合作用形成可控湍流,从而大大提高脱硫效率。”张开元形象地比喻,“如果说国外主流的空塔喷淋技术是淋浴,那么我们的旋汇耦合装置就是洗衣机,‘洗涤’强度可以提高30倍。”



1586851229524435.png


这个技术被应用在陡河电厂8号机组脱硫建造项目上,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火电厂脱硫国产技术工程,也是第一个成功突破国外技术概念、同时实现高效率和低能耗的工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该项目进行了报道,此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首次在大型火电机组上采用国产脱硫技术取得成功,实现该领域的技术与重大装备国产化。


“陡河8号机脱硫项目给了公司‘出生证’。”张季宏说道。此后的清新犹如凤凰展翅,公司在工业烟气治理行业开始书写传奇。


据他介绍,陡河8号机项目是2003年9月2日开工建设,2005年真正运行稳定,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仅调试工作就用了半年多时间,可以说是清新环境由实验技术向工业化技术转化的实操基地。陡河8号机脱硫项目开创了国内自有技术在电厂脱硫改造的先河。


目前,公司技术已中标我国数百台套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大气治理领域多年来一直处于领军行列。2013年,旋汇耦合湿法脱硫除尘装置,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4年,该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电厂烟气处理系统,与其它超净排放工艺相比,能够降低固定投资成本30%~40%,运行能耗降低30%;公司高效的创新技艺获得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用户单位各方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省部级权威奖励(如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环保部科技进步奖等)。


这些技术成就的取得,是来自清新环境技术研发团队无数个奋力拼搏的日日夜夜,更是公司创始人张开元坚持初心的岁岁年年。



1586851261908857.png


大家都知道,科研是个耗钱的事业,大的民企也都是一点一点追加科研投入,量入为出,像清新环境这样一开始就铆足精神钻研发的真是少之又少。


2002年,或许是张开元人生最低谷的一年,初创时的启动资金消耗殆尽,只能白天到处借钱,从几十万到几万,最后到几千元也要借。借到钱,就去买实验器材,把实验继续下去。


而这些,员工们并不知情,只知道那段时间的日子过得确实是紧巴巴的。


“那时候真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儿花。”王洪笑着说,“前三年基本没有什么收入,都是靠开元总在张罗,就这样公司也没拖欠过工资,我记得我那时候的工资是1200块。”


或许更少有人知道的是,张开元多年来一直都是租房住。对于外人来说,一个管理两千多名员工、过百亿资产的企业家租房住,是很出人意料的。


而对于此,张开元却不以为意:“钱基本都用到研发上了,在哪住都一样,有钱就租大一点的,没钱就租小一点的。”


张开元对事业的执着和对技术的痴迷深深影响着公司的每个人,尤其是和他朝夕相伴的技术研发团队。



1586851310785160.png


凭借自主的创新战略、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清新环境先后研发了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急需的环保节能技术。特别是公司拥有国际上独立知识产权的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技术,与国内同行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烟气处理技术相比,在投资、场地、能耗、运营费用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燃煤工业烟气实现深度净化提供了优质解决方案。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一直将之作为核心内容进行阐述,可以说,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


清新环境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要求,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真正的创新是在一片黑暗中的探索前进,你无法确定,前方是隧道尽头的光明,还是永远行不通的死路,但清新环境的技术研发团队做到了,他们让清新环境从当初南宫村一个小山沟里的试验基地飞了出来,涅槃成一只身披环保彩衣的金凤凰!


在环保产业深耕细作十几年里,清新环境一直坚守着治理环境污染这样一份朴素的初心,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在中国工业烟气治理领域中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为实现蓝天愿景,为终身的环保事业,贡献全部力量!